由七位年輕藝術家——李孟杰、李承亮、余政達、羅智信、廖震平、陳亮璇、葉振宇——共同參與的聯展「紐約遊歷計畫」,源起於兩位旅居紐約的北藝大校友張力山、賴嘉玲夫婦所創建的同名計畫,這個全由私人資助的駐地創作計畫,自2007年起,透過向北藝大在校生進行徵選,獲選者將可免費到紐約遊歷一個月。
作為聯展,「紐約遊歷計畫」雖可視為年輕藝術家結束旅程後的成果展現——但必須強調,如同駐地計畫所希望達成的,是藉著紐約豐富的藝文環境來衝撞年輕創作者,使其進一步逼近理想的自主創作狀態,也因此,儘管本展引入了某種策展機制,這個機制本身卻僅是為了提供論述參照,關於展覽的要旨,仍然指向這群藝術家各自的創作表現,而不是為了回應駐地計畫本身。
但這些作品仍呈現出某種共同特徵:城市生活的某種移置經驗。城市,作為源自西方的現代性空間,既是人口匯聚之處,同時卻也錯雜著——為了達成這匯聚——必須更早完成的分離。我們尤其會在這群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中窺見,移置經驗轉而被用來突顯某種雙向運動:一個朝向未來的運動,卻也在這必然要遭遇更多它者的過程中,產生了一個必須要喚回什麼的運動。(文╱簡子傑)
然而,我之所以將這個展覽命名為「紐約遊歷計畫」,而捨棄年輕藝術家那暗示了某種創作命題的「Re-image」,主要考量點在於,張力山曾在電子郵件討論串中,表明「請子傑及各位藝術家們忘了紐約遊歷計劃吧,做你們真正想作的展出」,而藝術家後續的創作發展似乎也傾向如此,另一方面,在閱讀過藝術家提出的作品計畫時,我很難不發現這些作品似乎存在著某種共同特徵,這些特徵當然可以聯繫至張力山對徵選藝術家的選擇,也因此,當我刻意地將「紐約遊歷計畫」當做展名,恰恰是希望能捕捉這種一方面彼此無關卻又有著共同聯繫的奇異狀態,易言之,當「紐約遊歷計畫」變成展覽名稱,它就不再是原先的駐地創作計畫,兩者間卻又存在著相互詮釋的論述關係。